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
[參考]使用Fcitx在ubuntu 13.10下安裝嘸蝦米且可正常切換
這一篇文剛好解決了我安裝Ubuntu 13時,嘸蝦米不能正常運作的需求
進入終端機模式, 並依照以下指令輸入安裝fcitx:
# sudo apt-get install fcitx
# sudo apt-get install im-config
# sudo add-apt-repository ppa:fcitx-team/nightly
# sudo apt-get update
# sudo apt-get install fcitx-table-boshiamy (嘸蝦米輸入法)
# sudo apt-get install fcitx-table-easy-big (輕鬆大詞庫,可能之後用得到)
# sudo apt-get install fcitx-m17n
# sudo apt-get remove ibus (把預設的ibus服務移掉)
# im-config
參考連結(感謝原創):
http://www.ubuntu-tw.org/modules/newbb/viewtopic.php?post_id=247140
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
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
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
[轉貼] 升級至64位元的利與弊
參考一下,在google或無意發現的,也正好解決了我的疑惑
64位元技術是未來的大勢所趨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自2004年以來,64位元處理器就常用於高階伺服器,現在大多數PC製造商也供應64位元的桌上型電腦。由於64位元中央處理單元(CPU)可處理更大的記憶容量與更大的檔案,64位元處理器又與32位元的作業系統及應用軟體回溯相容,顯然64位元硬體能提供你最大的可擴充性(scalability)。若你近期內準備添購新電腦,或許想知道投資升級至64位元值不值得。且讓我們檢視其中的利弊得失。
究竟什麼是64位元處理?
談電腦處理器所提到的「位元」(bits),指的是處理器的暫存器(registers)一次所能儲存和處理的最大量。換言之,一顆64位元處理器能處理的量,是32位元處理器的兩倍大。就實用性而言,這對你有什麼意義呢?
64位元系統的優點
1980年代PC從16位元過渡到32位元時,運算效能隨之大增。同理,從32位元躍向64位元,也會導致處理器在每一時脈週期中所能處理的資料數量倍增。
64位元系統的一大優點,是能支援更大的系統記憶容量。大多數電腦使用者都知道,若是加裝隨機存取記憶體(RAM),程式會跑得更快(而且也可以同時執行更多的程式)。可惜,32位元晶片通常只能支援4GB的記憶容量。
以前,4GB的RAM似乎對任何電腦來說都綽綽有餘。但情況已改觀,因為今天的應用程式很佔記憶空間。而且,不只是重度遊戲玩家才需要大量的記憶容量。現在盛行在一台電腦上執行多重的虛擬伺服器,使得這些機器所需安裝的記憶容量大增。就連工作站,也因為執行占記憶體的繪圖與視訊程式、電腦輔助設計(CAD)程式、電腦虛擬化與模型軟體等等,而把原先的4GB上限往上推。
另一方面,64位元處理器能支援巨大的記憶容量—最多能達到16個百萬兆位元組(exabyte,簡寫EB),相當於 16,000,000,000,000,000,000位元組,或160億GB。可以確定的是,等到你需要比此數還多的記憶空間時,今日的64位元系統恐怕早就變成老古董了。當然,一台系統所能裝的記憶體受主機板、記憶體插槽數目和記憶模組大小的限制。目前的64位元主機板大多能支援8GB到16GB以上的RAM。
支援容量更大的RAM,讓64位元處理器執行視訊編碼/解碼、CAD、虛擬機器(VM)及其他應用程式的效能大幅提昇。不過,處理的資料位元數增多,效能就一定更強嗎?也許是,也許不是,要看情況。如果執行的是64位元應用程式,效能就會提昇;但可別指望你大多數的應用程式會在32位元系統上跑得更快。網頁瀏覽器仍會受限於你的網際網路連線速度,文書處理程式仍受限於你的打字快慢,諸如此類。事實上,轉換到64位元處理器,可能反而造成效能稍微降低,因為更大的記憶體位址指標佔用兩倍於前的快取記憶空間。
64位元裡有什麼?
不用懷疑,64位元運算終究會導致32位元系統過時。各大軟硬體公司都朝這個方向邁進。英特爾早在2001年就推出適用於高階伺服器的64位元 Itanium處理器;超微(AMD)64位元Opteron與Athlon 64處理器2003年出貨;次年,英特爾推出EM64T系列,把Xeon和Pentium 4系列處理器升級到64位元。2005年,IBM代號「Antares」的雙核心64位元PowerPC處理器出廠,AMD推出雙核心64位元 Opteron伺服器處理器及Athlon 64桌上型處理器。今天,AMD的Sempron和Turion 64,英特爾的Itanium 2,乃至於MIPS、 SPARC和惠普PA-RISC等平台,也都支援64位元運算。
Linux是率先在英特爾Itanium平台上執行的作業系統。工作站方面,微軟推出支援IA-64 (Itanium)架構的Windows XP 64位元版本,以及支援AMD64與英特爾EM64T架構的Windows XP x64版本。此外,不論是Windows Server 2003標準版、企業版和資料中心版,全都有64位元版本可用。Mac OS X 「Tiger」也可在PowerPC G5架構的64位元系統上執行64位元的應用程式,而下一版作業系統(「Leopard」)可望成為完完全全的64位元作業系統。
應否為最佳擴充性而升級至64位元?
要充分利用64位元的優點,必須使用64位元的應用程式—這正是問題所在。雖然許多商用軟體公司已提供原生的64位元伺服器應用程式(例如:微軟具64位元功能的SQL Server 2005、IBM的Tivoli儲存管理器,以及Computer Associates提供的電子商務軟體,和甲骨文及SAP的軟體),微軟甚至語出驚人地宣布Exchange 2007只支援64位元應用,但相對而言,目前市面上適合桌面/消費者使用的64位元應用軟體種類仍屬鳳毛麟角。
你該現在升級嗎?
如果市面上已有現成的技術可用,而且業界趨勢朝64位元轉型,那麼這意味你在添購系統或汰舊換新時應該只採購64位元電腦嗎?一如通常的情況,答案是:不一定。過渡到64位元的一大問題,是必須為硬體週邊裝置找尋合適的驅動程式。倘若必須使用舊裝置,你在升級至64位元前,最好三思後行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必須執行需要大量記憶空間的應用程式,而64位元系統正好能符合這個需求,那麼多花點錢升級,長遠而言或許是值得的。
你的最佳策略,是在汰換伺服器或安裝新伺服器時升級到64位元,然後再升級至64位元的繪圖卡、CAD工作站等。至於普通辦公室生產力軟體、電子郵件、網頁等使用的工作站,或許短期內還不需要用到64位元標榜的可擴充性,所以你大可繼續用32位元系統,省下一筆開銷。
可確定的是:如果你真的購買64位元硬體,可擴充性勢必增強。畢竟,即使你現在還不打算升級作業系統,總是能在64位元機器上跑32位元軟體,直到你準備升級到新作業系統為止。
Deb Shinder.唐慧文譯 2006/08/29 07:00:17
64位元技術是未來的大勢所趨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自2004年以來,64位元處理器就常用於高階伺服器,現在大多數PC製造商也供應64位元的桌上型電腦。由於64位元中央處理單元(CPU)可處理更大的記憶容量與更大的檔案,64位元處理器又與32位元的作業系統及應用軟體回溯相容,顯然64位元硬體能提供你最大的可擴充性(scalability)。若你近期內準備添購新電腦,或許想知道投資升級至64位元值不值得。且讓我們檢視其中的利弊得失。
究竟什麼是64位元處理?
談電腦處理器所提到的「位元」(bits),指的是處理器的暫存器(registers)一次所能儲存和處理的最大量。換言之,一顆64位元處理器能處理的量,是32位元處理器的兩倍大。就實用性而言,這對你有什麼意義呢?
64位元系統的優點
1980年代PC從16位元過渡到32位元時,運算效能隨之大增。同理,從32位元躍向64位元,也會導致處理器在每一時脈週期中所能處理的資料數量倍增。
64位元系統的一大優點,是能支援更大的系統記憶容量。大多數電腦使用者都知道,若是加裝隨機存取記憶體(RAM),程式會跑得更快(而且也可以同時執行更多的程式)。可惜,32位元晶片通常只能支援4GB的記憶容量。
以前,4GB的RAM似乎對任何電腦來說都綽綽有餘。但情況已改觀,因為今天的應用程式很佔記憶空間。而且,不只是重度遊戲玩家才需要大量的記憶容量。現在盛行在一台電腦上執行多重的虛擬伺服器,使得這些機器所需安裝的記憶容量大增。就連工作站,也因為執行占記憶體的繪圖與視訊程式、電腦輔助設計(CAD)程式、電腦虛擬化與模型軟體等等,而把原先的4GB上限往上推。
另一方面,64位元處理器能支援巨大的記憶容量—最多能達到16個百萬兆位元組(exabyte,簡寫EB),相當於 16,000,000,000,000,000,000位元組,或160億GB。可以確定的是,等到你需要比此數還多的記憶空間時,今日的64位元系統恐怕早就變成老古董了。當然,一台系統所能裝的記憶體受主機板、記憶體插槽數目和記憶模組大小的限制。目前的64位元主機板大多能支援8GB到16GB以上的RAM。
支援容量更大的RAM,讓64位元處理器執行視訊編碼/解碼、CAD、虛擬機器(VM)及其他應用程式的效能大幅提昇。不過,處理的資料位元數增多,效能就一定更強嗎?也許是,也許不是,要看情況。如果執行的是64位元應用程式,效能就會提昇;但可別指望你大多數的應用程式會在32位元系統上跑得更快。網頁瀏覽器仍會受限於你的網際網路連線速度,文書處理程式仍受限於你的打字快慢,諸如此類。事實上,轉換到64位元處理器,可能反而造成效能稍微降低,因為更大的記憶體位址指標佔用兩倍於前的快取記憶空間。
64位元裡有什麼?
不用懷疑,64位元運算終究會導致32位元系統過時。各大軟硬體公司都朝這個方向邁進。英特爾早在2001年就推出適用於高階伺服器的64位元 Itanium處理器;超微(AMD)64位元Opteron與Athlon 64處理器2003年出貨;次年,英特爾推出EM64T系列,把Xeon和Pentium 4系列處理器升級到64位元。2005年,IBM代號「Antares」的雙核心64位元PowerPC處理器出廠,AMD推出雙核心64位元 Opteron伺服器處理器及Athlon 64桌上型處理器。今天,AMD的Sempron和Turion 64,英特爾的Itanium 2,乃至於MIPS、 SPARC和惠普PA-RISC等平台,也都支援64位元運算。
Linux是率先在英特爾Itanium平台上執行的作業系統。工作站方面,微軟推出支援IA-64 (Itanium)架構的Windows XP 64位元版本,以及支援AMD64與英特爾EM64T架構的Windows XP x64版本。此外,不論是Windows Server 2003標準版、企業版和資料中心版,全都有64位元版本可用。Mac OS X 「Tiger」也可在PowerPC G5架構的64位元系統上執行64位元的應用程式,而下一版作業系統(「Leopard」)可望成為完完全全的64位元作業系統。
應否為最佳擴充性而升級至64位元?
要充分利用64位元的優點,必須使用64位元的應用程式—這正是問題所在。雖然許多商用軟體公司已提供原生的64位元伺服器應用程式(例如:微軟具64位元功能的SQL Server 2005、IBM的Tivoli儲存管理器,以及Computer Associates提供的電子商務軟體,和甲骨文及SAP的軟體),微軟甚至語出驚人地宣布Exchange 2007只支援64位元應用,但相對而言,目前市面上適合桌面/消費者使用的64位元應用軟體種類仍屬鳳毛麟角。
你該現在升級嗎?
如果市面上已有現成的技術可用,而且業界趨勢朝64位元轉型,那麼這意味你在添購系統或汰舊換新時應該只採購64位元電腦嗎?一如通常的情況,答案是:不一定。過渡到64位元的一大問題,是必須為硬體週邊裝置找尋合適的驅動程式。倘若必須使用舊裝置,你在升級至64位元前,最好三思後行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必須執行需要大量記憶空間的應用程式,而64位元系統正好能符合這個需求,那麼多花點錢升級,長遠而言或許是值得的。
你的最佳策略,是在汰換伺服器或安裝新伺服器時升級到64位元,然後再升級至64位元的繪圖卡、CAD工作站等。至於普通辦公室生產力軟體、電子郵件、網頁等使用的工作站,或許短期內還不需要用到64位元標榜的可擴充性,所以你大可繼續用32位元系統,省下一筆開銷。
可確定的是:如果你真的購買64位元硬體,可擴充性勢必增強。畢竟,即使你現在還不打算升級作業系統,總是能在64位元機器上跑32位元軟體,直到你準備升級到新作業系統為止。
Deb Shinder.唐慧文譯 2006/08/29 07:00:17
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
[單車誌] 推薦路線:陽明山(陽投公路段)
由於我家的位置就在新北投與陽明山的路上,自然而然地,陽投公路變成我最常騎的一條路線,以下簡單做個介紹:
單車路線:陽明山(陽投公路段)
騎程日期:不定時,想騎就騎XD
騎程耗時:50分鐘~1小時
里程計算:約20公里
騎程路線圖:Home->北投文物館->惇敘高工->紗帽路->陽明山公車總站->Home

基本上我去程跟回程都習慣走紗帽路,原因在於路較平緩,上坡既不會對雙腿造成太大的負擔,下坡也可以慢慢地邊滑邊欣賞沿途美好的風景,這條很適合當做運動路線,夜騎路線也很適合,但夜騎此路時還是要小心有些機車、汽車行車速度較快,且紗帽路部份路段的路燈可能有時候沒開,造成視線不良,請務必裝上後閃光燈及前車燈以策安全。
單車路線:陽明山(陽投公路段)
騎程日期:不定時,想騎就騎XD
騎程耗時:50分鐘~1小時
里程計算:約20公里
騎程路線圖:Home->北投文物館->惇敘高工->紗帽路->陽明山公車總站->Home
基本上我去程跟回程都習慣走紗帽路,原因在於路較平緩,上坡既不會對雙腿造成太大的負擔,下坡也可以慢慢地邊滑邊欣賞沿途美好的風景,這條很適合當做運動路線,夜騎路線也很適合,但夜騎此路時還是要小心有些機車、汽車行車速度較快,且紗帽路部份路段的路燈可能有時候沒開,造成視線不良,請務必裝上後閃光燈及前車燈以策安全。
標籤:
單車誌
[單車誌] 單車隊三度光顧巴拉卡
行程日期: 2008/7/26
行程名稱: 巴拉卡公路環狀之旅 Part 3
參與成員: Ken, James, Henri, me
騎程耗時: 0700(出發) 1120(到二子坪停車場)
里程計算: 約50km
騎程路線:
0630 家裡出發
0700 關渡碼頭
0800 登輝大道北新路口
1000 101甲起點(巴拉卡起點)
1100 大屯自然公園
1110 二子坪停車場
1230 文化大學牛肉拌麵店
1330 Go Home
路線簡圖:

在偉大的「色長」號召之下,Softnext單車團於7/26早上七點於關渡集結三度出團挑戰北部單車聖之一的巴拉卡公路,由於巴拉卡位置偏北,住木柵的James則於星期五下班後先將車子騎到我家過夜,這回多了位稀客,就是咱們老大Henri(在色長強力號召之下終於出圍,話說只睡三個小時就直奔我家門口牽車,真是夠厲害的了),在叫我們起床後,我們就出發前往關渡與色長集結了,由於老大第一次出圍就挑戰頗有難度的巴拉卡公路,在我的熱力push下終究在101甲路口處宣告投降(不過第一次就騎到這兒也算厲害了),於是H老大照原路滑回北投我家,我則繼續追上其它成員趕到二子坪,今天色長的主要的是牛肉拌麵呀XD~~總算今天有開了^^吃完之後的感想,牛肉拌麵比較適合台灣人的口味,隔壁的大陸乾麵店較適合重口味(它偏重在麻辣、蒜味),吃完後在文大小歇片刻,就結束了此趟行程,下回就真的要攻頂大屯主峰嘍!!
# 老大進來房間叫床啦!!

# 關渡碼頭集結,H:我騎業餘的,隨便騎OK的啦^^

# 痛死我啦!!早知道就不說騎車跌倒的事了><

# H:這是三小坡><,以後Ken的case不給幫XD

# H:看我表演如來成仙!!

# 單車社另一高手Jason Chou:你們太慢啦~我都從二子坪下來了XD

# H:投降!!我要回家出魔獸團了(眼神中渴望復活的表情XD)

# 達陣!!二子坪停車場

# 巴拉卡中途的瞭望台大合照

# Ken:老板~我之前來您都沒開門,今天能不能請客XD

# 肚子餓了,大碗的牛肉拌麵真是令人垂延三尺呀XD

# 兩家都好吃!!喜歡重蒜口味的朋友建議吃左邊的大陸麵店,大眾口味的吃牛肉拌麵店就好了^^
行程名稱: 巴拉卡公路環狀之旅 Part 3
參與成員: Ken, James, Henri, me
騎程耗時: 0700(出發) 1120(到二子坪停車場)
里程計算: 約50km
路線簡圖:
在偉大的「色長」號召之下,Softnext單車團於7/26早上七點於關渡集結三度出團挑戰北部單車聖之一的巴拉卡公路,由於巴拉卡位置偏北,住木柵的James則於星期五下班後先將車子騎到我家過夜,這回多了位稀客,就是咱們老大Henri(在色長強力號召之下終於出圍,話說只睡三個小時就直奔我家門口牽車,真是夠厲害的了),在叫我們起床後,我們就出發前往關渡與色長集結了,由於老大第一次出圍就挑戰頗有難度的巴拉卡公路,在我的熱力push下終究在101甲路口處宣告投降(不過第一次就騎到這兒也算厲害了),於是H老大照原路滑回北投我家,我則繼續追上其它成員趕到二子坪,今天色長的主要的是牛肉拌麵呀XD~~總算今天有開了^^吃完之後的感想,牛肉拌麵比較適合台灣人的口味,隔壁的大陸乾麵店較適合重口味(它偏重在麻辣、蒜味),吃完後在文大小歇片刻,就結束了此趟行程,下回就真的要攻頂大屯主峰嘍!!
# 老大進來房間叫床啦!!
# 關渡碼頭集結,H:我騎業餘的,隨便騎OK的啦^^
# 痛死我啦!!早知道就不說騎車跌倒的事了><
# H:這是三小坡><,以後Ken的case不給幫XD
# H:看我表演如來成仙!!
# 單車社另一高手Jason Chou:你們太慢啦~我都從二子坪下來了XD
# H:投降!!我要回家出魔獸團了(眼神中渴望復活的表情XD)
# 達陣!!二子坪停車場
# 巴拉卡中途的瞭望台大合照
# Ken:老板~我之前來您都沒開門,今天能不能請客XD
# 肚子餓了,大碗的牛肉拌麵真是令人垂延三尺呀XD
# 兩家都好吃!!喜歡重蒜口味的朋友建議吃左邊的大陸麵店,大眾口味的吃牛肉拌麵店就好了^^
標籤:
單車誌
訂閱:
文章 (Atom)